提升企业研究中心发展质量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任延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浙江质量型、科技型经济的发展,提升企业研究中心的质量与水平是重要环节之一。近期,笔者调研了办公地设立在杭州的企业研究中心,共
图/任延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浙江质量型、科技型经济的发展,提升企业研究中心的质量与水平是重要环节之一。近期,笔者调研了办公地设立在杭州的企业研究中心,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146份。问卷受访者中,20%为高层管理者、42.5%为中层管理者、12.5%基层管理者、25%为普通员工。
总体建设状况良好
受访的146家研究中心中,国家级研究中心6家、省级研究中心133家、市级研究中心2家,还有5家为其它级别的研究中心,省级研究中心占比91%。六成以上的研究中心5年内成功开展了协同创新。在专利和发明方面,七成以上研究中心拥有国内专利或发明。其中55%的研究中心拥有5项以内的国内专利或发明,拥有30项以上的研究中心约一成。标准方面,39.5%的研究中心拥有行业标准,27.9%的研究中心拥有国内标准,7.8%的院所拥有国际标准。获奖方面,浙江研究中心三成获得过部委级奖项,逾四成获得过省级奖项,近三成获得过全国性行业奖。平均每家研究中心都有获奖经历,尤以生物医疗、电子通信、节能环保以及机械行业获奖为多。在实际应用方面,浙江绝大部分企业研究中心服务于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利税呈现总体增长态势,部分高技术行业或新能源行业的企业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发展势头迅猛。
存在问题与相应对策
问题一:企业研究中心以高校技术为主,技术与市场需求匹配不够。数据表明,浙江企业研究中心的技术来源90%以上是各类高校,尤以985和211高校为多。完全依赖自主研发的研究中心比例较低,仅占4.3%。而由高校为主体的创新技术存在与企业需要不同步、与市场需求不一致问题。例如,高校技术相对于企业生产水平不够成熟或过于高端,企业难以直接利用;或高校技术相对市场需求过于前沿,与市场需求脱节,企业难以快速利用并实现产业化。
建议:以需求侧为导向,促进高校技术与企业及市场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完善高校技术人才和企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建设,一方面保障双方有效互动,另一方面减少高校与市场运行机制的差异化,以便找到校企合作的最佳切入点,避免合作表象化和边缘化。高校在其技术开发的团队中,吸收来自企业技术部、市场部、销售部的人员,与高校科研团队共同组建临时技术开发项目团队,共同商定技术开发的具体方向与细节;利用多种定期会议形式,如双方共同参与的周会、例会、项目协调会等,使高校的科研端与企业的需求端实现沟通常态化。
问题二:利税增长率总体不高。虽然绝大部分企业研究中心利税呈增长态势,但是以20%以内的增长率居多。根据60家研究中心利税增长率数据,呈负增长和持平态势的分别是3家,增长的为54家。其中,六成研究中心利税增长率不超过20%,有15%的研究中心利税增长率在30%以上,只有5家企业利税增长超过50%。其中4家是电子与通信企业、1家是能源企业。
建议:以规模—效益为导向,对分散的、小规模的企业研究中心实行兼并联合,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研究中心的引领作用。浙江企业研究中心利税增长缓慢的原因,既与企业规模有关,也与行业背景有关。由于绝大多数企业研究中心是以中小企业为支撑,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所以规模小、布局分散、技术力量薄弱。对这类企业研究中心,应以“规模—效益”为导向,大力提倡兼并联合,推进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体形成与发展。同时,数据表明,新兴产业的企业研究中心效益更高,建议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的标准认定,给予优惠政策,同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发挥新兴产业为背景的高新企业研究中心的引领作用。
问题三:国际市场话语权不够。具体表现为具有国际专利、国际标准、国际获奖的研究中心较少。尽管浙江企业研究中心总体获奖情况较好,平均每家研究中心都有各级各类获奖经历,但是,仅占总数2%的研究中心曾获得过国际奖项。标准方面,仅7.8%的研究院所拥有国际标准,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生物医疗、机械和轻纺行业。专利方面,拥有国际专利的研究中心还不到12%,主要集中在生物医疗、电子通信、节能环保以及机械等行业。
建议:以国际化为导向,加强国际化发展战略。浙江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企业研究中心也必须适应国际化需要,才能有效促进浙江经济发展。企业研究中心推进国际化战略,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研究中心进行整顿、重组和提升,改变小、散、平格局;其次,引进国际化人才,培育一批有国际化基础的龙头企业,让这些企业率先“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以龙头企业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推动众多的企业研究中心逐步走向国际化。
文章来源:《企业研究》 网址: http://www.qyyjzz.cn/qikandaodu/2020/1106/712.html
上一篇:独董如何“独立”和“董事”
下一篇:探讨财务风险防范下的企业内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