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企业实现碳中和,「瀜矿科技」让钢渣固废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从冷门词汇变成了高频词汇,并且提出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样的战略决策不仅关系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同时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从冷门词汇变成了高频词汇,并且提出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样的战略决策不仅关系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势必带动相关产业迅猛发展。
碳中和本身是一个节能减排术语,既是一个社会阶段性的环保目标,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它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由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节能减排是一个极其宏观的,具有概括性的词汇,事实上,在实施层面企业往往需要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节能”和“减排”。具体到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则需要先进的碳捕集、碳利用和碳封存技术,而这正是瀜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瀜矿科技”)所践行的领域。
瀜矿科技诞生于哥伦比亚大学,由校友周小舟博士和赵黄经博士联合创建,在哥大地球与环境工程系主任兼地球研究所可持续能源中心主任Dr. Park的带领下,瀜矿科技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逐步将其在实验室里研发出的技术带到了市场中。
周小舟告诉创业邦:“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慢慢的我们发现这种技术已经可以应用到现有的一些工业场景中了,因此我们在2016年正式成立了瀜矿科技。”
瀜矿科技企业照片
周小舟提到的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基于二氧化碳的新型绿色湿法冶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将二氧化碳与其他工业副产物或固废结合,使其从气态转化为固态化合物,同时也能将工业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
就我国而言,工业固废的排放并不比废气的排放“缓和”,而钢铁产业又是工业固废的“最大贡献者”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钢铁固废年产量已经超过了5亿吨,且仍在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政策愈发严格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固废已经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除了总量大,钢铁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比较低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固废中的高炉渣即使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但却以建材化利用为主,也就是外卖给第三方企业用于制作水泥、路基和砖块;钢渣的利用则更具挑战,很大一部分仍处于堆放或填埋的状态。
低资源化利用的一大弊端会导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让本就产量大、利用难的钢铁固废更加不易处理。周小舟告诉创业邦:“瀜矿科技并没有走‘钢铁固废变砖块'的老路,而是利用精细化工的办法,让钢渣和二氧化碳结合成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并使其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
碳酸钙
具体来说,瀜矿科技的工艺手段是将二氧化碳和钢渣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镁等新化合物。高纯度的碳酸钙、碳酸镁可以应用于塑料、造纸、涂料及橡胶等产业,是一种极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原料。同时,低纯度的碳酸钙、碳酸镁本身也是钢铁冶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原料,可以参与到钢铁产业的自循环当中,进而减少石灰石矿、白云石矿的开采、运输和使用。
碳酸钙工业制品
这样的精细化工技术几乎无法利用简单的授权完成实施,一座工厂想要实现固废的循环利用及绿色生产需要的是一整套完善的循环工艺,其中包括了检测技术、设备选型、具体的工艺实施和产品的应用。就瀜矿科技而言,其与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包钢集团”)合资建设的钢渣处理示范工厂是其技术落地的重要一步,也是对目前钢铁企业固废利用诉求较好的满足路径之一。
周小舟告诉创业邦:“2019年4月,瀜矿科技与包钢集团合资建设的全球首套基于CCUS技术的钢渣处理中试示范工厂已经投入运营。在这个过程中,瀜矿科技会帮助包钢集团对其钢渣进行检测,分析材料特性并据此生成工艺包,同时也会协助包钢集团完成工厂设计及设备选型。”据了解,在工厂落地后,所有的调试环节及核心工艺生产线运营维护也均由瀜矿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瀜矿科技与包钢集团合资建设的示范工厂
除了现阶段的合资建厂的落地形式外,瀜矿科技也在积极拓展其他技术落地渠道,据周小舟介绍,瀜矿科技也在尝试通过BOO模式来完成对企业固废处理环节的赋能,通过自建-拥有-运营的模式使瀜矿科技的工艺技术能更加灵活地应用在全国范围。
文章来源:《企业研究》 网址: http://www.qyyjzz.cn/zonghexinwen/2021/0519/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