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国内制造业、电力行业区域碳市场试点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东方IC 昆山杜克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综合性科技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论文,认为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具有积极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区
来源/东方IC
昆山杜克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综合性科技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论文,认为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具有积极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数据,通过准自然实验方法,评估了碳交易政策对企业排放与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学术参考。
该论文是首份针对国内制造业和电力行业的区域碳市场试点研究报告。研究团队包括昆山杜克大学社会科学部和环境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副教授崔静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王春华、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与环境政策硕士项目张俊杰,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生郑旸。
研究团队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分析评估了我国2013-2015年区域碳排放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发现在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范围内的企业成功实现了碳排放总量下降16.7%,碳密度下降9.7%。
2020年,中国进一步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研究团队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结果显示,区域试点内的企业,其碳排放量显著小于不在试点内的企业。研究认为,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具有积极影响,充分证实了中国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的成功,并为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提供了信心。
张俊杰博士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未来表达了信心。他认为,“中国未来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气候政策需要兼顾这两大目标的微妙平衡。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项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既能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减排目标,也能激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与低碳转型。在中国区域碳市场试点中,虽然碳价与交易活跃度都比较低,但我们研究发现这一政策仍然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节能降碳,同时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没有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实证证据给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碳排放量的增长正在逐步放缓,2018年增长幅度为1.6%。
碳交易市场不仅能够助力企业节能减排,还有助于企业探索低碳技术创新,并提高生产力。研究表明,在碳交易市场政策的影响下,企业生产力提升了29.1%。由此可见,实现节能减排与降低企业生产力之间并未有直接冲突。
“虽然试点区域内的企业受政策影响,进行了劳动力和资本的调整,但相应地,其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进而能够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这为未来全国碳交易市场延展至更广泛的高能耗行业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崔静波博士补充道。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文章来源:《企业研究》 网址: http://www.qyyjzz.cn/zonghexinwen/2022/0111/2288.html